"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正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然而,对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本文在总结广泛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上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更准确的理解。
有些学者将“双师型”教师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双职称型”,即除了取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获得其他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素质,也要具备实践指导能力。而其他学者则将其理解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双证书论”,即具备技术职务并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人员;二是“双能力论”,即既能胜任理论授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三是“双融合论”,即强调持有技术证书同时也注重培养实践指导能力。无论怎样概括,“双师型”教师的理解都一直停留在字面上,或是较为理性的综合解释。
然而,对于"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教育界给出了更为全面的解释。首先,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其次,他们需要具备与所授专业相关的行业和职业素养,在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经济素养、社会交往与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最后,他们还要有适应快速变化时代需求,并具备创新精神和指导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总之,“双师型”教师是一种既有理论素质又有实践指导能力,并且将专业知识与行业要求融会贯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不仅仅是“双证书”或“双职称”,更是真正应对时代变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所必需的特殊类型教师。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前往大牛教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