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考试中,试卷的出题的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所以考生做题总会不可避免的遇见这里的知识点,但又总出错,今天在这里就和各位考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给大家做详细的说明。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学生学习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就是我们说别人的理论别人的观点,不是自己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所以学生学习到的知识点都属于间接经验,这种观点在古代就有过体现,比如墨子提到的知识获得的三种途径:亲知、闻知、说知,其中的闻之就是通过听别人讲解获取的知识,这部分就是我们说的间接经验。还有之前在我们学习课程的时候学到课程的分类的时候介绍了按照内同属性划分的两种课程,分别是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当时我们介绍学科课程的时候就提到过它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内容构成是间接经验。所以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首先,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经过系统的选择、精细加工,简化的和典型化的人类文明经验的精华。其次,在学生的认识方式上也表现出间接性。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组成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地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
学生学习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直接经验都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经历获取的,或者是经过自己的探究最终得出的。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实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如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呢,比如在讲课的时候教师运用演示法,给同学呈现很多教具(图片、视频、模型、实验),都是想让同学直接看见,直接听见,直接感受到,这就是在丰富着同学们的直接经验。还有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最后自己得出一条条规律、定理。
注:这条规律主要抓住题中提示的直接经验,这是做题的关键。例如:老师讲完相关的知识点之后领着同学们进行了现场参观,这就是体现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或者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总能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一些在生活中同学们都经历过的事情来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识点。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1)基本涵义
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首先,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其次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数学能力,那么在学数学的时候很多知识点都学不懂,学不会。所以,能力和知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的,那么教师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遵循这条规律呢?一般来说能力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运用知识,只有知识得到有效运用之后,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比如老师知识点讲解结束后给同学留有课后的实习作业,以这样的形式来发展能力
注:这条规律强调的是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讲完知识点一定要注意给学生留有适当的练习机会,在练习过程中锻炼能力。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1)基本涵义
首先,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因为在知识点内部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比如说在一个知识点背后往往有着一个人物为知识点的得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其次,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通过老师的教育学生的思想得到提高后会更加热爱科学对待学习有更大的积极性。
注:这条规律重点是抓住思想品德教育这个点。例如:赫尔巴特提到的教育性教学原则就是针对这个规律提出的,我们还常说教学必须具有教育性也是符合该规律;如果在题中出现老师在讲知识点时列举出了很多的人物也是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着影响。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1)基本涵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进度控制和方法的使用还有内容选择都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但是同时我们强调整个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所以在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上课时时刻关注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做,给他们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以上就是报考广东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全部内容,大家如果还想获得更多关于广东教师资格的相关资讯,如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考试时间、认定公告、面试时间以及相关知识等,敬请关注大牛教育教师资格证。